
淮北矿业集团煤电技师学院杲志
“钻越磨越亮,匠人要越干越精”
在延绵百里的淮北矿区,有一名与钻机“共舞”的匠人。他手握冰冷的钻杆,却以炽热的匠心为矿山“把脉”;他扎根井下十余载,用创新的火花点亮了瓦斯治理的明灯;他从一名普通钻工蜕变为“工匠大师”,又以“师者”身份培养出数百名技术骨干。他就是淮北矿业集团煤电技师学院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杲志。
2010年,杲志脱下军装,穿上工装,成为淮北矿业集团的一名井下钻机工。
“体能训练、战术动作……在部队的每一项训练都考验着我的耐力与体力。尤其是作为侦察兵,我们的训练更为严苛。这样的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变得坚韧,受益一生。”杲志说。
面对陌生复杂的钻机液压系统图纸,杲志如侦察兵般潜心钻研、分析故障、琢磨原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故障记录,成了他攻克技术壁垒的“作战地图”。不到1年时间,他便掌握了多种型号钻机的维修难题,更总结出“四勤”快速精准辨识钻机液压系统故障法。
“没有高学历,全凭好技艺。”杲志的成长轨迹印证了这句话。杲志先后获得4届淮北矿业集团钻机工技术比武状元;独创的强突煤层钻孔“3+3”防治技术,大幅提升钻机月台效率,年创效超200万元,一举斩获淮北矿业集团科技成果三等奖。
井下瓦斯压力测量曾是一道行业难题,裂隙水干扰导致数据失真,直接影响瓦斯治理方案的制定。杲志带领团队反复试验,首创“三层套管”测压工艺,将测压准确性提升至新高度,为矿山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面对定向钻孔排渣难题,杲志大胆改进钻具组合,最终创下水力穿煤孔深390米的集团新纪录,节省巷道施工成本数千万元,瓦斯抽采效率大大提升。有工友感叹:“杲志的钻头,钻透的是岩石,打通的是智慧!”
杲志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2019年,以杲志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45人的团队,依托模拟钻场和实训基地,将井下经验转化为系统课程。他编写了10余部教材,录制微视频,甚至将故障案例编成“技术剧本”,让抽象原理变得鲜活可触。
杲志的课堂没有照本宣科,只有手把手传艺。徒弟梁德举在技术比武夺冠后感慨:“杲师傅教的不只是技术,更是那股‘钻透铁板’的韧劲。”十余年来,杲志培养800余名学员,4人获“技术状元”,1人斩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
“解决一个难题,就收获一份快乐。”这是杲志常挂在嘴边的话。井下高温潮湿、噪音刺耳,他却视之为“交响乐”;设备故障频发,他从不皱眉,总是带队攻坚在一线。2023年调入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后,他更是将工作室打造成“创新孵化器”,带领团队取得钻探领域创新成果10余项,多次获得集团“五小”创新成果奖。
2025年,杲志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荣誉,他淡然一笑:“钻越磨越亮,匠人要越干越精。”
从侦察兵到钻探大师,从技术状元到育人名师,杲志用半生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念。如今,他依然穿梭于井下与讲台,用勤劳与智慧,继续书写“钻机人生”的下一个篇章。(王永生)
来源:《中国煤炭报》2025年7月31日 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