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党建是‘务虚’的,现在才发现,党委不仅帮我解决了住宿难题,党支部还为我安排两位导师规划职业生涯,这样的党组织,我打心底里向往。”近日,煤电技师学院新入职青年教师戴鹏飞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时,道出了众多同事的心声。今年以来,该院党委以“抓党建、强堡垒、聚民心、促发展”为主线,将“虚功”做实、把实事做暖,用一个个解民忧、促发展的具体行动,让党建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办学的“红色引擎”。
从泛泛而谈到精准破题,痛点变“放心点”
在推进“5+6”党建提质行动中,学院把“听诉求、解难题”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码上办”“民声呼应”平台征求意见,10家党支部建成“四员合一队伍”,院领导班子常态化深入教学一线交流,结合“线上二维码+线下恳谈会”形式,每月收集师生在教学、生活等方面的痛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对账销号管理。
机电工程系教师反映“实训设备更新慢,跟不上行业技术迭代”。这既是教师的“烦心事”,也是学院“卡脖子”问题。党支部成立攻坚组,党员教师带头调研,争取到140多万元专项经费,更新20多台实训设备,还邀请企业专家调试教学,实现“零距离”对接。针对暑期留勤职工就餐难,党委牵头,后勤党支部增设“暑期快餐点”,提前公布菜单、接龙订餐,大家纷纷点赞。目前,已累计解决职工诉求110余件,问题清单变成了满意清单。
从思想引导到同心共情,隔阂点变“共鸣点”
学院党委以“五心”精神为引领,将“教育党员、团结群众”融入日常。创新开展“理论赋能大讲堂”“开学第一讲”“匠心分享会”,让党员交流成长故事与教学心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杨杰,分享从普通工人到“大国工匠”的经历,告诉青年教师:“匠心就是把简单事做到极致”;教师节期间,组织“身边的榜样”宣讲,省级优秀教师党员分享工作经验,用“身边人说身边事”化解思想困惑。
针对部分党员教师“党建与教学两张皮”的想法,学院党委提出“党建工作必须紧扣中心工作,与党建品牌创建相结合”。管理信息系党支部以“匠心筑梦,技赢未来”为品牌,将“工匠精神、技能成才”与党员先锋岗创建结合,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党员带头钻研教学改革,带动教师聚焦教学与人才培育。这种“思想引领业务走”的方式,让职工明白:“党建不是额外任务,而是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助推器’。”
从支部建在班上到堡垒筑在难处,薄弱点变“闪光点”
学院承担淮北矿业集团党校、人才开发、技能培训等多项重任,年培训量超4万人次。党委将“攻坚任务”分配到各党支部。党校工作部党支部成立党员攻坚组,克服多重困难,完成了党支部书记班、党性教育班等3000多人次培训;培训部党支部23名党员放弃寒暑假,截至8月底,完成595期、1.7万人次的安全技能培训;考试信息化中心党支部党员主动挑大梁,加班加点完成“数智化”校园升级,顺利设计多个系统程序。目前已有4名青年教师、43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较去年增长近50%。(王 进)
编者按:党建工作从来不是“虚功”,关键在于是否“走心”“务实”。煤电技师学院的实践给出了生动答案:当党建工作始终围绕群众需求转、跟着实际问题走,把服务刻进每一个环节,把温暖送到每一个人心上,不仅能打破“务虚”的刻板印象,更能让党组织成为群众向往的“精神灯塔”、成长路上的“坚强后盾”。
这样的党建实践,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践行,也为更多单位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党建与服务结合提供了有益借鉴——唯有把“虚”功做“实”、把“实事”做“暖”,才能让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在解决真问题、服务真需求中不断增强,让红色堡垒真正扎根在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