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职教沃土 培育时代匠才
“丁斌在校时有钻劲、善转化,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9月25日,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周瑜说,2013年,丁斌毕业后成为蒙城佳仕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员工,经过12年如一日的勤奋努力,从一名普通的冲焊车间工艺技术员成长为手握多项国家专利的技术带头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等荣誉。
作为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丁斌用12年时间从校园走向国家荣誉殿堂,其成长历程折射出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扎实成效。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北矿业集团、合肥格力电器等30余家企业常态化开展“订单式培养”,近年来订单培养规模累计超9000人,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在教学中,该学院推行“教学做一体”,打破理论实训壁垒,强调“在做中学、学中做”,实训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建立完善“院赛-省赛-国赛-世赛”大赛体系,学院学生获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60余项。
“长期专注于一事,学习、思考、实践,才能取得成功。”该学院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杨杰说,学院与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创办以来坚持“服务矿区、立足淮北、面向社会”的定位,紧跟煤炭行业和区域产业升级趋势,动态优化专业结构,累计培养3万余名技能人才,其中涌现出多位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该学院注重文化浸润,构建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与企业文化融合,通过引入企业规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环境。丁斌在校期间专业突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担任班长并入党,展现出全面素养。学院毕业生中成长起来的劳模工匠积极反哺教学,杨杰、扣红卫等作为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长期在校授课,传递技术经验与劳模精神,形成“劳模育学子、学子成劳模”的良性循环。
“学院自2018年成立工匠大师工作室以来,累计办班200余期,培训员工8000余人次,工作室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学院入选全国总工会首批工匠学院。”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院将聚焦职业教育现代化,推进数智化教学,强化“岗课赛证”融通,深化劳动教育,持续培养具有匠心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让“劳模摇篮”品牌更加闪耀。
(安徽日报客户端 记者:吴永生 通讯员:王永生 编辑: 武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