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
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志愿服务队:40余人“微力量”撬动校园“大安全”

日期:2025年05月01日 08:19  作者:  点击数:

4月30日上午,有学生反映15栋学生公寓北侧的一棵香樟树上出现排球大小的蜜蜂窝,存在蜇人风险。学工支部的志愿者迅速在微信群里反映,后勤服务部负责人当即回应,并紧急联系119应急救援专业人员于当天上午完成摘除,获得师生点赞。

自2024年底建立以来,淮北煤电技师学院“志愿服务活动群”已成为校园安全文明治理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支由各部门教职工40余人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打破职级与年龄界限,以“无人负责我负责,有人负责我配合”的协作精神,累计发现并闭环解决校园安全隐患20余条,用点滴行动守护师生安全。

“小问题”撬动“大安全”。从教学楼旁破损的窨井盖到宿舍区树上的蜜蜂窝,从路面碎玻璃到公共区域杂物堆积,志愿者们通过日常的“特殊关注”主动排查隐患。类似“摘除蜜蜂窝”案例中,志愿者们对发现的20余处问题均实现“24小时响应、72小时闭环”,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全流程机制。

全员参与凝聚向心力 。不同于传统志愿服务模式,团队倡导“无边界协作”。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均可通过群内实时反馈问题,相关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协助整改,年轻志愿者则承担巡查与宣传职责。群组负责人介绍:“我们采用‘首报责任制’,第一发现人需跟进进展,其他成员主动支援,形成责任共担、高效联动的氛围。”据统计,群内收到线索的问题解决率达100%。

机制创新激活基层活力。”志愿服务活动群”响应学院提出的“文明导航 志愿同行”倡议,融入持续开展的“党团共建 文明共创”“文明校园 节约先行”等活动中,愈加彰显其生命力。学院牵头部门政工部的负责人表示,志愿队不仅弥补了管理盲区,更推动建立“隐患清单”制度,将高频问题纳入常态化管理。下一步,志愿团队计划联合专业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并拓展“校园社区”服务范围,着力推进“草根”志愿队在实践中成为学院治理创新的鲜活样本。

(作者:王永生 审核:王进  责编:梅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