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春风吹遍百里矿区,在相山脚下,淮北煤电技师学院以“把惠民生的工作做到师生心坎上”为使命,奏响了一曲温暖人心的和谐乐章。
近年来,这座扎根于淮北矿区沃土的职业院校,以润物细无声的民生关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融入校园的每一寸土地,用实实在在的“暖民心、解民忧”的举措为师生点亮幸福之光,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篇章。
“三进”春风,吹散心头疑虑
民生工作的核心在于“倾听”与“行动”。脚步丈量民情,沉到一线,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温度”紧密结合。该院领导班子成员走出办公室,常态化深入基层,到培训、教学一线调研,与教职工、学生和学员倾心交谈,了解工作、学习、吃、住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小诉求、快回应,线上+线下,诉求响应零距离。学院领导定期公开接访,班子成员随时接访,“码上办”“校长信箱”“书记信箱”等渠道全面畅通。去年接办、转办、交办各级各类事项23项,22项已办结化解,1项正在稳步办理中,用主动和真诚,及时化解内部矛盾和事故苗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沟通架起“连心桥”,让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师生学习生活的“急难愁盼”相结合。学院以深化“三进”思想政治工作为有力抓手,让党支部书记进班级宿舍、进教研室、走进党小组,如春风化雨滋润师生的心灵。每周三下午,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程伟总会出现在教室,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倾听学生诉求,从食堂饭菜的口味到实训设备的更新,从宿舍热水供应到就业指导需求,事无巨细地记录着每一条建议。通过“你呼我应”师生交流会,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归属感。“以前觉得领导离我们很远,现在他们成了‘常客’,问题解决得特别快!”机电工程系学生殷慧感慨道。2024年,该院累计开展民情民意访谈380余人次,一次次的交流,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教职工的心门,精准地把握到大家的需求。立知立行立改,及时纾困解难,一年来学院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610余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90余个。
关怀“暖流”,提升职工幸福
学院始终将教职工视为发展的根基,用细致入微的关怀织就一张“幸福保障网”。 节日送温暖、为教职工庆生、组织健康体检、慰问生病及困难职工……这些贴心的举动,不断提升着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我们建立了‘教职工关爱档案’,从生日祝福到健康体检,从大病救助到节日慰问,力求让每个人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该院工会主席冯亚介绍。
学院常态化开展的各类慰问救助活动如冬日里的炭火,温暖着困难教职工的心,去年累计发放大病救助金10.8万元、慰问金1.7万元,35人次的困难教职工从中受益。 为90名女职工安排“两癌”筛查,将关怀实实在在地送到了女职工的心坎上,让她们感受到学院无微不至的关爱。
随着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在岗员工人均年收入稳步增长,而且绩效分配向一线教师、技术技能骨干倾斜的政策,让“多劳多得”成为现实,让教职工的生活质量有了坚实保障。
此外,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构建起“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去年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和咨询疏导5200余人次,让每一位师生的心灵都得到呵护,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健康和谐的气息。
多彩活动,点亮师生热情
有计划举办教职工“校园春晚”、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清音廉律”文艺演出、汉服讲座、女职工健康系列讲座、包饺子暨抽奖活动、“大脚板”轻体游戏、主题征文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凝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在校园里,学生的成长需求始终是学院关注的焦点。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校园歌手大赛中,学生们用歌声和舞姿展现青春风采;运动场上,开展的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跳绳比赛等文体活动,学生们挥洒汗水,彰显拼搏精神;在技能竞赛现场,同学间互相切磋技艺,历练提升技能,夯实了专业素养。
资助之光,照亮成才之路
学院全面落实“奖、贷、助、勤、补、减、偿”等资助政策,为学生成长成才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2024年,共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005.65万元,惠及学生5140余人次,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学院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资助育人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设施改善,打造温馨家园
学院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积极推进各项改造工程和民生工程。坚持优化资源配置,一个个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如运动场跑道翻新、“两堂一舍”和图书馆改造升级、修建新的停车场等,“党团共建、文明共创”活动持续推进,每周进行安全与环境集中督查……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在发生着美丽的蜕变,为师生和学员打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生的承诺,展现出新时代职业院校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民生为导向,不断深化民生工作,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师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让这所充满爱的校园,成为大家永远温暖的港湾。
编后:
淮北煤电技师学院以民生为本,用“民生温度”铸就校园“幸福底色”,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新形势下,该学院紧扣中心工作,多维度全方位关注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从物资上、从权益上、从心理上给予充分的保障,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实践。